进口激增VS养殖亏损:10月豆粕陷2900-3050元震荡困局
一、价格持续探底,现货均价跌破关键位
10月以来,国内豆粕市场延续跌势,全国43%蛋白豆粕现货均价跌破3000元/吨关键关口,截至10月中旬均价报2998元/吨,较9月末下跌4.39%,部分产区如湖北、河北等地单周跌幅超50元/吨。期货主力合约M2601反复测试29002940元/吨支撑位,节后虽短暂反弹但迅速回落,市场呈现“增仓放量下行”的弱势特征。
二、供应压力持续放大,库存高企成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
1. 原料到港激增:
海关数据显示9月大豆进口量达1137万吨(同比激增59%),1012月到港预估分别为923万吨、900万吨、850万吨。尽管到港量逐月递减,但油厂大豆库存仍处719万770万吨高位区间,同比增幅超20%。
2. 压榨产能高位运行:
国庆后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至65%以上,周均压榨量超170万吨。豆粕库存攀升至117万118.9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加36万吨,创近三年同期峰值。中储粮陈豆拍卖流拍、油厂催提货现象频发,凸显市场供应过剩压力。
三、需求端“雪上加霜”,养殖亏损压制采购动能
饲料企业降需缩库:
生猪价格同比暴跌30.79%,养殖深度亏损导致饲料企业豆粕添加比例降至17.5%(去年同期约20%),物理库存天数压缩至28天,较去年减少4天。
替代品分流加剧:
菜粕、棉粕价格优势凸显,水产料配方调整进一步挤压豆粕需求;国家《粮食节约行动方案》推动低蛋白日粮技术落地,长期压制豆粕消费增量预期。
四、国际变量多空交织,政策成最大不确定因素
南美丰产压制成本:
巴西大豆播种进度达8.2%(快于去年5.1%),CONAB预估2025/26年度产量或创4.26亿吨纪录;阿根廷取消出口关税后对华低价出口300万吨大豆,削弱进口成本支撑。
中美贸易僵局难破:
中国迄今未订购一船美国新作大豆,10月底两国领导人会谈成关键变量。若谈判无果,美豆出口受阻或加剧全球供应过剩;若关税政策松动,进口成本下移将利空豆粕。
五、后市展望:震荡筑底等待破局信号
短期来看,豆粕市场核心矛盾仍是**“高库存+弱需求”** 的供需宽松格局。卓创资讯、华泰期货等机构普遍预测:
1. 10月延续探底:现货价格或于29002950元/吨区间弱势震荡,上行空间受制于油厂库存压力。
2. 11月存反弹契机:
随着大豆到港量收紧、油厂库存去化(当前较峰值降58.6万吨),叠加冬季养殖备货启动,价格中枢有望小幅上移至29803050元/吨,但需警惕南美天气炒作及政策变盘风险。
业内警示:当前市场对利空因素已充分计价,投资者可关注油厂开机率节奏、中美贸易谈判及南美种植季降水三大变量,低位追空风险增大,建议产业链企业利用期货工具锁定风险。
10月以来,国内豆粕市场延续跌势,全国43%蛋白豆粕现货均价跌破3000元/吨关键关口,截至10月中旬均价报2998元/吨,较9月末下跌4.39%,部分产区如湖北、河北等地单周跌幅超50元/吨。期货主力合约M2601反复测试29002940元/吨支撑位,节后虽短暂反弹但迅速回落,市场呈现“增仓放量下行”的弱势特征。

1. 原料到港激增:
海关数据显示9月大豆进口量达1137万吨(同比激增59%),1012月到港预估分别为923万吨、900万吨、850万吨。尽管到港量逐月递减,但油厂大豆库存仍处719万770万吨高位区间,同比增幅超20%。
2. 压榨产能高位运行:
国庆后油厂开机率快速回升至65%以上,周均压榨量超170万吨。豆粕库存攀升至117万118.9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加36万吨,创近三年同期峰值。中储粮陈豆拍卖流拍、油厂催提货现象频发,凸显市场供应过剩压力。
三、需求端“雪上加霜”,养殖亏损压制采购动能
饲料企业降需缩库:
生猪价格同比暴跌30.79%,养殖深度亏损导致饲料企业豆粕添加比例降至17.5%(去年同期约20%),物理库存天数压缩至28天,较去年减少4天。
替代品分流加剧:
菜粕、棉粕价格优势凸显,水产料配方调整进一步挤压豆粕需求;国家《粮食节约行动方案》推动低蛋白日粮技术落地,长期压制豆粕消费增量预期。
四、国际变量多空交织,政策成最大不确定因素
南美丰产压制成本:
巴西大豆播种进度达8.2%(快于去年5.1%),CONAB预估2025/26年度产量或创4.26亿吨纪录;阿根廷取消出口关税后对华低价出口300万吨大豆,削弱进口成本支撑。
中美贸易僵局难破:
中国迄今未订购一船美国新作大豆,10月底两国领导人会谈成关键变量。若谈判无果,美豆出口受阻或加剧全球供应过剩;若关税政策松动,进口成本下移将利空豆粕。
五、后市展望:震荡筑底等待破局信号
短期来看,豆粕市场核心矛盾仍是**“高库存+弱需求”** 的供需宽松格局。卓创资讯、华泰期货等机构普遍预测:
1. 10月延续探底:现货价格或于29002950元/吨区间弱势震荡,上行空间受制于油厂库存压力。
2. 11月存反弹契机:
随着大豆到港量收紧、油厂库存去化(当前较峰值降58.6万吨),叠加冬季养殖备货启动,价格中枢有望小幅上移至29803050元/吨,但需警惕南美天气炒作及政策变盘风险。
业内警示:当前市场对利空因素已充分计价,投资者可关注油厂开机率节奏、中美贸易谈判及南美种植季降水三大变量,低位追空风险增大,建议产业链企业利用期货工具锁定风险。
相关推荐
- 11-08 饲料采购供应链稳定性评估:5大关键指标保障企业运营
- 11-06 定制化饲料求购指南:精准满足特殊营养需求的解决方案
- 11-06 应急饲料求购指南:24小时快速响应渠道全解析
- 11-06 区域性饲料求购联盟:降低成本的高效合作方案详解
- 11-06 高氨基酸水产饲料紧急求购指南:快速解决养殖需求
- 11-03 饲料采购数字化转型: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的智能解决方案
- 11-01 饲料碳足迹管理指南:降低养殖业环境影响的实用策略
- 10-30 饲料原料霉菌毒素防控策略:保障动物健康的关键措施
- 10-30 饲料采购渠道创新: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三大策略
- 10-30 饲料电商模式解析:传统行业如何借助互联网转型
- 饲料资讯
- 养殖技术
- 饲料供应

取消评论你是访客,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